构建特色戒毒康复模式的思考
时间:2017-08-15  浏览次数:

  根据自治区教育矫治局(戒毒局)的统一安排,于2014年12月7日至17日到海南、广东两省戒毒康复系统进行实地跟班培训学习,短短几天的学习,先后去了六个强制隔离戒毒所和戒毒康复所。作为我个人来讲很珍惜本次外出学习机会,开阔了眼界、曾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同时也受到了很多启发,尤其是对海南的精神戒毒模式和广东戒毒康复模式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下面就广东戒毒康复模式和我区戒毒康复工作做如下思考:

  一、  广东戒毒康复线性模式

  广东戒毒康复工作立足于加强和创新吸毒人群社会管理,把戒毒康复场所建设管理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创立具有广东特色的戒毒康复管理新模式。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设功能完备、适宜安居的“无毒社区”

  广东把加快戒毒康复场所建设作为对吸毒人员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保障,致力建设“戒毒治疗、身心健康、融入社会”于一体的“无毒社区”,全省收治床位达到2000张,初步形成了以省三水戒毒康复所为龙头的“1+9”建设管理模式。

  2、拓展安置就业功能,提供习艺培训、多元就业的“康复基地”

  广东把加强习艺培训和就业指导作为对吸毒人员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支撑,打造“宜就业、宜劳动、宜培训”的“就业基地”。目前,广东戒毒康复人员月均收入达到1200元,最高的达到4800余元。

  3、建立社会合作机制,实现与其他戒毒措施的无缝对接、有机衔接

  广东把最大限度收治戒毒康复人员作为对吸毒人员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任务,减少社会上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依无靠的吸毒人员,努力消除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一是与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所所合作”,建立与强制隔离戒毒“无缝对接”机制。二是与地方政府和禁毒部门开展“所地合作”,努力将戒毒康复职能向社会延伸,已与佛山、中山、东莞、茂名、江门等地市共建“戒毒康复基地”,并在当地设立戒毒康复工作站。三是与戒毒康复人员家庭开展“所家合作”,成立家属促进会等帮扶组织。

  4、探索社区化管理模式,创建多方联动、自我管束的管理机制

  广东把戒毒康复人员管理作为对吸毒人员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形成“契约管理为基础、星级管理为核心、自主管理为主导、后续管理为补充”的新型管理机制,建立涵盖14000人的信息库,与1200多名回归社会康复人员及其家属保持有效联系,帮助300多名戒毒康复人员及其家属解决就业和子女入学入户等问题,聘请700多名家属为义务宣传员,有效落实了跟踪照管和后续帮扶措施。

  5、推行科学戒毒康复手段,开展全面系统、专业有效的教育训练

  广东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和戒治资源,探索实行拒毒能力训练、心理康复训练、体能康复训练、就业技能训练和社会适应训练的“五训法”,不断提高戒毒康复人员戒断毒瘾、保持操守、融入社会的社会效应。

  6、打造广东“康复苑”戒毒康复品牌,服务广东禁毒戒毒工作大局

  广东把塑造“康复苑”戒毒康复品牌作为对吸毒人员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补充,让社会群众深切了解戒毒康复的性质、意义,吸引更多吸毒人员前来戒毒康复,更好服务社会禁毒工作、吸毒人员及其家属。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广东戒毒康复工作不仅体量较大、成效较好,而且特色较显、发展较快,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累计收治戒毒康复人员近两万人,目前正在戒毒康复的人员超过1000人,戒毒康复时间最长的近6年,减轻了吸毒人员社会管理压力,促进了社会秩序好转。二是戒毒巩固效果明显提高,据对佛山、中山、东莞、茂名的200余名回归社会康复人员进行戒断巩固率调查,回归人员半年内操守率85%,一年内操守率72%,两年内操守率48%,三年内操守率36%。三是吸毒人员违法犯罪明显较少,中山市小榄镇通过与专业戒毒康复场所“所地合作”,因吸毒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同比减少了42%。

  二、我区戒毒康复工作问题及分析

  我区的戒毒康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 些制约戒毒康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政府职能部门难以形成合力

  戒毒康复工作是一项集心理生理健康、社会功能恢复、防范复吸等功能为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委政府和禁毒委的统一领导下,有效整合宣传、公安、卫生、司法行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行政力量,统筹各地、协调各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促进和帮助戒毒康复场所履行工作职能,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就我们基层强制隔离戒毒所或者说戒毒所而言,由于一些政府部门、组织机构对戒毒康复工作认识不到位,对戒毒康复人员的人文关怀、综合矫治、关怀救助力度较弱,工作实践中难以真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组织、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戒毒康复工作机制,戒毒康复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戒毒康复管理机关“单打独斗”的现象。

  2、戒毒康复工作发展不平衡

  在广东经济发达的城市,如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域,戒毒康复相应的设施、资金投放相对较大且得到政府的保障,但是,我区属于欠发达地区,虽然开展了戒毒康复试点,但由于政府推动力不足、认识理念偏差、经费人员保障缺乏等各种因素,戒毒康复场所培育和发展进程缓慢,使得一些地方戒毒康复工作推进显得步履维艰、成效难显。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戒毒康复在全区尚未形成规模化、大范围、深层次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特色戒毒康复模式的执行与探索。

  3、戒毒康复工作运行经费保障不到位

  同其他行业一样,必要、足够的经费保障是戒毒康复工作开展的关键。开展戒毒康复工作需要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保障工资福利待遇,提供所政建设、尿检防毒、社会宣传、管理教育和戒毒康复活动经费等,这要求充足经费作支持保障,但上述经费用在我区的一些戒毒康复试点单位并未得到保障和落实。如戒毒康复人员经费参照强戒人员执行,标准偏低;戒毒康复承担的后续戒毒照管、社会康复服务、戒毒治疗服务等经费无渠道来源。经费保障不到位迫使戒毒康复工作只能在小范围、小规模上缓慢发展,很大程度上制约吸毒人群解除毒瘾、康复身心和所区管理服务、社会服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4、专职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欠缺

  《禁毒法》将社区矫治、社区管理、社会服务引入戒毒康复制度,戒毒康复工作专业性、社会性增强。但是,由于戒毒康复场所地理位置、社会认可、职业认同、工作性质、管理方式等原因,在人才吸纳、人员培训方面缺乏竞争力。就西域阳光戒毒康复中心而言,由于戒毒康复单位是依托原劳教场所改扩建而成,大部分的管理者系原劳教民警,存在着党校学历较多,而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专业人才屈指可数等问题,现有人才结构已不适应现阶段戒毒康复工作科学化、专业化需求。高学历人才引进困难,社会管理、社会工作、心理矫治、医药应用等技术类人才缺失,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知识结构单一,各种专业人员不足,已经成为我区戒毒康复工作向更深,更广的层次铺开的制约因素。

  三、我区戒毒康复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做好我区戒毒康复工作,应针对存在问题和“短板”,从我区区情和工作实际出发,通过更新工作理念、完善制度机制、搭建工作载体、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入手,构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径。

  1、建立完善多方联动的戒毒康复工作机制

  按照“党政领导、政法牵头、司法行政承办、职能部门联动、社会联动协作、分工负责实施、互相配合支持”的工作要求,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职权责任,理顺管理体系,减少职权交叉重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建立运转高效、协同作战的戒治、帮教和管控网络。如建立司法行政部门牵头,有关各部门协调配合,戒毒康复场所具体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戒毒康复工作体制,制定戒毒康复场所收治、管理、教育、考核、经费等多项规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相关职能部门在原有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做好法律法规衔接工作,确保戒毒康复工作的依法、规范、有序运行,为戒毒康复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2、落实场所建设,充实工作者力量

  戒毒康复人员完成戒毒康复,实现人格心理的重塑,完全融入社会,要求社会必须是良性环境,包括:地域空间、工作人员的力量及硬件设施等必须满足要求。要尽快设立戒毒康复工作的办公场所,全面落实专门的戒毒康复工作场所,按编制规定配备专职戒毒康复工作人员,解决基层“有人干事”、“有场所干事”的问题。除此之外,鉴于戒毒康复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情况,加强对戒毒康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充实基层戒毒康复工作者力量,注重发挥志愿者的辅助工作。

  3、深化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服务与管理

  戒毒康复人员的后续管理,关系到戒毒康复场所与政府间的衔接问题,但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后往往得不到公平的处遇,被安排在的社会服务行政体系之外。对此,可通过上下联动构建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由政府主导,理顺戒毒康复场所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积极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大多数戒毒康复人员后续照管的社会事务交由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实体来承担,构建集公共服务和戒毒康复人员自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戒毒维持、社会适应、就业谋生等一系列生存发展问题。

  4、完善戒毒康复经费保障制度

  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制定戒毒康复经费保障政策,财政部门就经费的使用、缺口情况作进一步的调研,结合我区戒毒康复实际需要,加大对戒毒康复工作的经费投入,并逐年增加。设立戒毒康复工作专项资金,把戒毒康复经费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定期下拨。保证专款专用,重点解决场所优化,设施更新、队伍建设、人员培训、宣传教育和综合治理等所必须的经费,确保经费及时到位,为戒毒康复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解决基层“有钱干事”的问题。

  5、加强各戒毒康复场所的合作

  各强制隔离戒毒所或戒毒康复场所之间要建立情报信息的汇总、交流制度,建立运转高效的、协同作战的帮教网络,畅通信息渠道,真正做到情报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发挥情报信息的作用。同时,确立戒毒康复所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情报沟通程序,建立重要情报信息“及时通报”制,缩减中间环节,确保信息交流快速、顺畅,提高联合戒毒康复工作的效率。

  6、依靠群众,向纵深推进戒毒康复宣传工作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将宣传教育作为长效系统的社会工程和戒毒康复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全区全面展开,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深入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全面推进戒毒康复在社会中的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彻底消除戒毒康复宣传工作的“盲区”和“死角”。建立各级政府、公安禁毒部门、文化部门、新闻媒体、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乃至宗教机构、社团组织等多元多级戒毒康复预防宣传教育体系。

  7、推行系统化个性化戒毒康复

  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知识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吸毒状况、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家庭和社会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戒毒康复方案和个案矫正措施,确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推行个性化矫正;以积极向上的生活体验淡化戒毒康复人员的吸毒记忆;进行开放式的行为矫治,让戒毒康复人员在模拟社区、模拟社会中生活、就业、学习乃至成家立业,并通过管理人员的管理、督促和帮助,重拾在正常社会环境下的生活、工作信心,逐步实现自我认同、家属认同和社会认同,从而使戒毒康复人员远离毒品,戒除毒瘾,重新回归并融入社会;建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把戒毒康复人员亲属帮教、社会帮教纳入戒毒康复工作的体系,与其联袂重建戒毒康复人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其建立起对社会、家庭和亲友的责任感,建立起毒难戒,毒可戒的信心,教会他们控制冲动能力,让他们杜绝和毒友的往来,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