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滥用者的戒毒康复方法研究
时间:2017-08-15  浏览次数:

  一、导言    

  新型毒品是指以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为主的苯丙胺类精神药品。相对于以海洛因为主的阿片类传统毒品而言,由于使用药物的种类、药理作用各异,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滥用者既存有成瘾医学范畴的共性特征,又在人口学、生理心理、个性行为、生存质量、戒断反应等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关注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差异性,有助于加深对滥用群体的认识,从而在新型毒品滥用者的戒毒矫治工作中提纲挈领,把握问题的关键。本文结合新型毒品滥用相关论著,结合戒毒康复工作实际,提出新型毒品滥用者的戒毒矫治工作方法。

  二、新型毒品滥用的一般特征

  (一)以未婚青年、有稳定收入者居多

  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出现和流行的时间段不同,对应的社会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异,造成了新型毒品滥用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的群体在人口学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有研究发现:在年龄组成上,75%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而80%的传统毒品滥用者年龄在35周岁以上。在婚姻状况上,新型毒品滥用者以未婚为主,而传统毒品滥用者以离异为主。在职业构成上,新型毒品滥用者以个体和有稳定收入者居多,占总人数的78.75%。而传统毒品滥用者以无业者居多,占总人数的73.75%。

  (二)生理变化与传统毒品存在明显差异

  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海洛因主要是对吸食者的产生镇静作用,其主要表现为镇痛,镇静催眠,镇咳,呼吸抑制等作用。而甲基苯丙胺主要是对吸食者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强精神运动,使个体反应迅速,活动增多,条件反射比较容易形成,提高学习能力,当中枢神经处于抑制状态比如疲劳,困倦的时候,这种激活效应更为显著。剂量增大则出现刻板动作,即重复的做一些毫无意义的简单的动作,如摇头,耸肩等。剂量继续加大则会出现震颤,木僵,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的表现。继而导致滥用者睡眠严重减少,呼吸加深加快。长期应用冰毒容易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而出现严重的抑郁,眼球运动受限,眼神呆滞,随意运动减少,静止性震颤等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

  在消化系统及饮食方面,两类毒品都能抑制食欲,但其作用方式不同,海洛因能直接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提高肌张力,减弱胃肠道蠕动,并抑制胃酸分泌,抑制食欲的同时伴随便秘。而甲基苯丙胺则是通过促进下丘脑NE神经细胞和DA神经细胞的活性,对下丘脑侧部的摄食中枢产生抑制作用而抑制食欲。甲基苯丙胺在外周神经系统主要产生兴奋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导致胃肠道缺血,加上吸毒者本人经常睡眠不足,体力透支,机体免疫力下降,也比较容易出现胃溃疡,胃出血等症状,在戒毒康复中心观察到的两例胃出血患者,都出现严重的消瘦,一例因为出血过多无法止血而行胃大部切除手术。而且两例患者的胃出血都容易复发,需要平时的养护。

  在瞳孔、体重、欣快感、协调性、皮肤等表象特征方面,海洛因兴奋外周迷走神经导致瞳孔缩小,甚至出现针尖样瞳孔。而甲基苯丙胺主要兴奋外周交感神经系统,导致瞳孔扩张。两类毒品都能通过抑制食欲等影响人的体重,导致体重下降,引起消瘦。相比较而言,海洛因导致的消瘦通常伴随躯体运动功能的严重下降,而冰毒滥用者的躯体运动功能只是一定程度的下降,躯体运动功能要好于海洛因滥用者。两类毒品都能使滥用者产生强烈的欣快感,从而导致成瘾行为。甲基苯丙胺通过对边缘系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兴奋作用而导致欣快感。海洛因对机体运动的协调性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冰毒则由于对纹状体中的DA神经元的消耗性损伤,会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双上肢细微震颤,不自主的咬牙和摇头。严重的也有可能发展成为帕金森病。新型毒品滥用者由于经常失眠熬夜,睡眠不足,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即中医所说的心肾不交,肾水不济,心火上炎的表现。面部,背部等处的皮肤出现比较严重的痤疮,局部痤疮即使好转后也不容易彻底消除,会长期在局部形成明显的色素沉着。长期的失眠也导致其脸色晦暗,没有血色,没有光泽。

  (三)心理行为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精神障碍更明显

  滥用者易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精神障碍。此种精神障碍无法单纯从症状上与精神刺激产生的精神分裂症相区别,但仍有一些特征有助于区别两种精神分裂症。研究者从BPRS量表以及相关人口学特征分析中发现以下特点,研究组(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成员男性占绝大多数(19/20)占95%,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男性(42/68)占61.76%,有统计学差别(P<0.01)。在职业方面,研究组城镇待业占绝大多数(10/20)占50%,对照组(2/68)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的BPRS总分并无明显差别,而因子焦虑,紧张,猜疑的分数,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组,而情感交流障碍,装相和作态,动作迟缓,情感平淡等项目则相反,精神分裂症组的患者得分比较高。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病情复杂,但治疗效果较好,不再吸食冰毒是治疗的前提。

  滥用者在心理行为方面与传统毒品表现不同。如易激惹项目,新型毒品滥用者中有83.75%的人出现此特征,而传统毒品滥用者中仅为17.5%出现此特征。传统毒品滥用者以对事物缺乏兴趣,冷漠,敏感,懒散,猜疑,对人缺乏信任,空虚无聊,情绪低落以及焦虑等症状为主。新型毒品滥用者普遍存在易激惹,曾出现过幻觉和妄想,对事物缺乏兴趣,敏感,猜疑,对人缺乏信任,空虚无聊,情绪低落,烦躁,以及焦虑等症状。EPQ测评结果:新型毒品滥用者在内外向和神经质两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传统毒品滥用者,提示新型毒品滥用者比较偏于外向,比较偏于神经质。防御方式:两组调查对象仅在不成熟防御机制上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毒品滥用者突出使用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为抱怨,退缩和躯体化,而新型毒品滥用者突出使用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为攻击,幻想和分裂。个性特点:通过测试和观察发现,新型毒品滥用者相对于传统毒品滥用者在个性方面存在如下特点:性格外向,热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喜欢标新立异,常常焦虑,担忧,易激惹,爱幻想,缺少约束性,缺乏独立性。同时,新型毒品滥用者判断力和自知力都有所下降,记忆功能和运算思维功能有比较严重的受损,滥用者通常还伴随严重的赌博成瘾,赌博成瘾和毒瘾相互激发,交互作用。

  (四)生存质量状况明显优于传统毒品

  有报导显示,采用的是药物成瘾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DA)进行生存质量调查,计算其得分为:“躯体功能维度”海洛因组37.4±s5.0,新型毒品组为38.7±s5.5;“心理功能维度”海洛因组35.8±s5.1,新型毒品组为35.9±5.2;“戒毒症状维度”海洛因组44.5±s6.6,新型毒品组为47.3±s7.5;“社会功能维度”海洛因组34.1±s6.0,新型毒品组为34.7±s6.3。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海洛因滥用者,尤其在躯体功能和戒毒症状纬度得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吸毒频率,美沙酮维持治疗,婚姻状况是海洛因滥用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吸毒剂量,吸毒后家庭收入是新型毒品滥用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五)戒断反应躯体症状轻、精神障碍重

  传统毒品滥用者的戒断反应通常会比较明显和剧烈,也就是通常说的海洛因的躯体依赖性比较严重。通常会主要表现在:疼痛症状群,出现四肢疼痛,肌肉酸痛,头痛等。精神症状群,表现为焦虑,不安,抑郁,严重的睡眠障碍。消化道症状群,如食欲减退,上吐下泻。呼吸系统症状群,哈欠,流泪,打喷嚏等症状。

  新型毒品滥用者在戒断初期由戒断毒品本身引起的症状通常比较轻微,一般表现为嗜睡,食欲增加,情绪抑郁,眼神呆滞,上肢平伸时震颤,缺乏活力,体重增加等与毒品作用相反的表现,这些表现一般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待脱毒过程完成后会逐渐消失。戒断过程中戒毒者多伴有躁狂、妄想、焦虑、敌对、偏执等精神症状。要特别注意对毒品造成精神损伤程度的判断,出现精神障碍的滥用者要进行积极正规治疗,服用一些抗精神病类药物来抑制其幻觉,幻听,妄想等症状。新型毒品滥用者在戒断过程中会出现抑郁,烦躁等情绪,要注意及时疏导,必要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

  三、新型毒品滥用者的戒毒康复工作方法

  (一)脱毒治疗

  脱毒治疗是戒毒康复工作的第一个阶段,是新型毒品滥用者戒毒征程的出发点,好的专业的脱毒治疗,应尽量降低滥用者在脱毒期间的不适感觉,尽可能平稳的使其度过脱毒期,为以后的戒毒工作打下基础。冰毒的脱毒治疗,应更多的把重点放在解决精神,情绪,失眠等问题上。一是新型毒品滥用者在戒断初期出现的食欲增加,嗜睡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采取一般的支持医疗措施,加强营养,保证维生素摄入,电解质平衡,充足睡眠,待脱毒过程完成后会自行好转。对滥用冰毒等引起的高血压可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进行对症治疗。氟哌啶醇等药物的镇静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的效果。二是新型毒品滥用者在入所时存在严重幻视,幻听,狂躁,攻击,妄想,思维与现实分裂等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精神障碍的,要先进行正规的精神病诊治,根据其病情需要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氟哌啶醇等,待幻觉,幻听消失后即可逐渐停药。苯丙胺类滥用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比正常人群更容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服药期间应注意监测。口服抗精神病药物的学员服用药物时要做好监督工作,必须当面服完药物,防止存药,吐药情况的发生。三是考虑到此类戒毒人员自知力缺失,可能会出现攻击,自残自杀行为,必要时也可以临时采取一些保护性约束措施。四是苯丙胺类滥用者在脱毒期间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主要有抑郁和焦虑等,可适当的给予美抒玉等抗抑郁药物能够改善新型毒品滥用者的情绪状态,有助于脱毒的顺利进行。五是脱毒中后期新型毒品滥用者也会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失眠症状,可视具体情况给予佐匹克隆等安眠药进行治疗。六是某些剂量比较大使用比较频繁的苯丙胺类药物滥用者一旦停用苯丙胺类兴奋剂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抑郁和一些震颤,刻板运动等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目前医学界正在寻找一些药物用以替代递减,以防止滥用者脑中多巴胺水平急剧下降带来的伤害,如司来吉兰等药物,可以促进脑内多巴胺的功能。

  (二)心理支持

  新型毒品滥用者自进入戒毒康复中心之时起,即可使用量表对其进行初步的心理测评,了解其人格特征和心理异常的类型和程度,并通过谈话形式了解其心理异常产生的具体原因,运用心理学的谈话技术,缓解其焦虑,抵触,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也可运用沙盘疗法,音乐放松疗法,心理宣泄疗法等方法,进一步对其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整个脱毒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应当贯穿始终,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型毒品戒毒学员存在的心理问题。合适的心理治疗和足够的尊重所提供的心理支持,能够增进戒毒学员戒毒的决心,提高戒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并让自愿戒毒学员乐于在戒毒康复中心戒毒。

  (三)生理康复

  长期吸食苯丙胺类合成毒品会对大脑神经元造成损伤,引起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紊乱,某些氨基酸,如色氨酸,5-羟色胺铬盐,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等在人体内能合成转换为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递质,能够减轻戒断症状,减少精神症状。在戒毒人员膳食中提供足够的相关食物,能够有效的帮助戒毒康复。除膳食外,每天补充复合维生素,也能保护神经系统,中药黄芪益气固表,经现代研究能够修复神经系统,也可以适量食用。每天多补充香蕉等水果,可以增加5-羟色胺的分泌,而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片,能够加速神经的修复。

  同时,要着力于帮助戒毒人员恢复体质,组织戒毒人员开展身体康复训练。分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耐力训练三部分。督促戒毒人员建立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教会他们合理使用健身器械,并督促其坚持完成。体能康复也可以穿插在一些运动项目中完成,比如打乒乓球,打篮球,太极拳等比较舒缓的运动项目也非常适合新型毒品的戒毒康复学员,帮助他们逐渐恢复体质。

  (四)神经功能康复

  神经功能康复是近年来比较新兴的一项戒毒康复项目,通过详细分析戒毒人员因吸毒导致的认知缺陷,制定受损认知部件的具体康复方案,从而修复被毒品损坏的神经认知功能。具体包含六个方面:(1)空间感知觉能力训练,可以运用蒙眼移动,空间投掷等方式进行空间感知觉训练。(2)记忆能力训练,通过计算24点,视听回忆,背诵规定文章等,可以刺激相应的大脑神经,使得信息传递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从而促进他们记忆能力的恢复。(3)注意能力训练,长期吸食苯丙胺类毒品会使大脑的持续注意能力被极大的削弱,通过走迷宫,数字划销等方法刺激大脑的相关区域,从而改善其无法持久专注的缺陷(4)语言能力训练,吸食冰毒者由于长时间孤僻的生活,以及思维的混乱,导致其语言能力严重受损,出现语言表达困难的现象。通过造句,影视剧情叙述及理解等方法,改善滥用者的语言功能。(5)思维能力训练,主要是训练患者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一些数学运算和逻辑分析题目,锻炼患者的思维能力。(6)执行能力训练,执行能力是大脑控制手,眼协调所用能力的综合,通过一些小游戏如拼图,定向运动等,训练滥用者的执行能力。

  (五)生活习惯培养

  新型毒品滥用者多数缺乏健康的生活习惯,作息不规律,用餐不定时,生活习惯差,行为习惯懒散。培养戒毒人员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戒毒康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循序渐进的正常生活习惯培养的戒毒康复计划以及考评办法。用一定的奖惩措施促进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包括:作息习惯、就餐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举止习惯、良好的精神面貌等方面。

  (六)认知教育

  苯丙胺类新型毒品滥用者往往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对苯丙胺类新型毒品的危害认识不够,对人生基本追求,基本责任认识不够。一是要加强法制教育,通过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明确国家及公众对吸毒行为的态度和立场,明确吸毒是违法行为。二是开展危害性教育,新型毒品滥用者大多都认为新型毒品成瘾性比传统毒品小,甚至认为不成瘾,因此可以长期吸食。吸毒人员理解的毒瘾多指毒品戒断的躯体反应,却没有足够关注毒品戒断的心理反应,实际上,由于新型毒品直接刺激大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因此比传统毒品更能引起欣快感,因此其心瘾也往往更为严重。在毒品戒断的很长时间内,仍然会对那种欣快感念念不忘。从而直接导致了复吸。要仔细讲解新型毒品的作用机制,成瘾特点,后期危害等等,结合实际案例,让那些认为吸食新型毒品是小事,戒毒也是小事的滥用者了解到新型毒品既然被定义为毒品,就一定有其巨大的危害性。三是医学教育,吸毒者往往自身素质不高,科学知识不足,特别是在涉及医学生理知识方面往往空白,对生命过程一无所知,无知者无畏,对吸毒行为无所畏惧,对毒品引起的不良反应视而不见,加强医学生理健康教育,养成用医学的观点去看待分析问题,既是对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是让滥用者学会对生命的珍惜。四是哲学观教育,新型毒品滥用者基本都没有一种健康的哲学观,采取一种退缩,逃避,得过且过,享乐主义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往往与常人有很大的区别。在他们的哲学世界里,从来没有责任二字。帮助他们在一种更为宏大的哲学视野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勇敢,坚守,敢于承担责任的人生态度,才能让滥用者的戒毒之路走的更坚定,更长远。哲学观的教育可以结合故事,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读本来开展,既要做到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还要注意趣味性和理论高度。五是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树立健康生活的新观念,摆脱新型毒品对心灵的诱惑。

  (七)心理健康辅导

  矫治康复阶段的心理矫治是前期生理脱毒阶段心理矫治工作的延续,通过对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一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戒毒学员对自身的心理问题产生一种自知力,并能够自我修复和调节异常的心理状态。一是做好新型毒品心理认知重建工作。帮助戒毒学员提高吸毒的心理门槛,树立主流的价值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剖析群体和他人对个体施加影响的原因和方法,培养戒毒学员自觉抵制不良团体压力和同伴影响的能力。二是做好戒毒人员团体行为文化建设。利用心理学上的心理暗示和人自身所具有的信仰情结。在每天早晚固定时间统一组织戒毒学员集体背诵戒毒誓言,戒毒信条,激发戒毒人员的戒毒动机,强化戒毒意识。三是开展自信训练,提高戒毒人员正向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戒毒过程中遇到的失败最容易动摇戒毒的自信心。分析戒毒学员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遇到,容易动摇戒毒决心的情境,通过探讨在这种情境中的各种应对方式和可能产生的短期后果和长期后果,鼓励戒毒人员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从而增强戒毒学员的戒毒自信。四是开展防复吸心理干预和技能训练,提高戒毒人员抵御心瘾和应对向危情境能力。通过对戒毒成功经验的学习,心理情景剧演练,拒毒知识的考核,拒毒能力心理测试和实践能力测试等方式,提高戒毒学院拒绝毒品的能力,防止复吸行为的发生。

  (八)社会功能修复

  社会功能的修复,主要是指戒毒康复学员情商的修复,能够理解并关爱他人,社会生存技能的培养等方面。一是家庭修复机制。对亲情的需要和依赖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需求,增进戒毒学员与亲人的感情和信任,对增强其戒毒信心很有必要。修复戒毒学员的家庭关系,才能为戒毒过程提供强大的支持力。二是社会帮教机制。社会对吸毒人员的态度和接纳水平也是影响戒毒工作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要通过公益宣传,提高社会对戒毒人员的接纳和支持水平,消除在就业交往方面的歧视。三是社会照管机制。戒毒学员离开戒毒康复中心,戒毒过程只是完成了一个步骤,从有围墙的戒毒康复中心,到没有围墙的社会中,能不能保持其戒毒操守是检验戒毒效果的根本性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对戒毒学员回归社会进行戒毒跟踪。与其家人,社区工作人员协同做好戒毒学员的后期照管。

  四、结语

  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一样,都会对滥用者本人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损害,新型毒品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精神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类似精神病样的改变。新型毒品滥用者往往会伴随着严重的赌博成瘾,新型毒品戒断后常常会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新型毒品滥用合并赌博成瘾会给吸毒者家庭经济带来沉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新型毒品的滥用者在药物滥用前都会有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缺乏信仰等心灵缺乏足够动力的异常,而吸食毒品则加重了这种异常。需要在戒毒康复的过程中予以治疗和纠正。

  对这类新型毒品滥用者本身和戒毒康复方法进行的研究会发现对于他们身上所存在的一些共性特征,应该在戒毒康复的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新型毒品滥用者的戒毒康复道路上,他们需要改变自己错误的认识,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他们需要充实内心,滋生信仰,需要塑造一个健康的身心,带着希望去过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