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梁壶,一个美丽的误读
时间:2018-04-17  浏览次数:

因同学邀请,我到无锡工艺技术学院参观,与一把被误读千年的紫砂壶相遇。

走进学院的大门,抬眼看见一把硕大的紫砂壶,朱教授就站在壶旁迎接我。一阵寒暄过后,我饶有兴致地问:

“朱教授,这把大茶壶造型怪奇特的,也是紫砂做的吧?有什么典故吗?”

“那是自然,典故我倒是没听说过啊。”

“这壶把子就像三根长满结疤的小树,是哪位大师的创意啊?叫什么壶呢?”我进一步追问。

“这叫提梁壶,多年前,因陶都学院建院,台湾一位紫砂壶大师特意创作赠送给学院的。宜兴百姓一直传说,最早的提梁壶是大文豪苏东坡设计的,不过我没有考证过,回去找资料考证。丁蜀镇上有座东坡书院,是苏东坡先生在宜兴买田的地方,书院里有一把东坡提梁壶,找机会专门带你去参观。”朱教授解释道。

学院门前那把提梁壶经常在我脑海闪现。有天晚上,我坐在床上玩手机,从百度中读到了东坡在宜兴做提梁壶的故事,让我陡然来了兴致。

传说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被贬官后,人生进入了低谷。他来到宜兴后,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苏大学士很喜欢吃茶,对吃茶非常讲究。宜兴既产负有盛名的唐贡茶,又有玉女潭,还有金沙泉的好水,有海内争求的紫砂壶。有了这三样东西,每天苏东坡吃吃茶、吟吟诗,倒也觉得比在京城做官惬意,但这三者之中苏东坡还感到有样东西美中不足,他嫌宜兴的紫砂茶壶都太小。苏东坡心想:我何不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一把大茶壶用呢?他叫书僮买来上好的天青泥和几样必要的做壶工具,开始动手做壶。谁知紫砂壶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苏东坡一连做了几个月,还是没有完成一把紫砂壶,让他很苦恼。

一天深夜,提着灯笼的书僮送来夜点心,苏东坡手捧点心,眼睛却盯着灯笼看,心想:我何不照灯笼的样子做一把紫砂茶壶呢?吃过点心,他说做就做,一做就做到了天亮。等到壳子做好,壶的毛病就出来了:因为泥坯是烂的,茶壶肩部老往下塌。苏东坡想了个土办法,劈了几根竹片,撑在灯笼壶肚里,等泥坯变硬一些,再把竹片拿掉。

灯笼壶做好了,又大又光滑,可就是不好拿,苏东坡想做个壶把子。他思量:这把茶壶我是用来煮茶的,如果像别的茶壶那样,把壶把子装在侧面肚皮上,火一烧,壶把就被烧得乌漆墨黑,而且烫手。怎么办呢?他想了又想,抬头见屋顶的大梁从这头搭到那头,两头都有木柱撑牢,灵机一动说:有了!赶紧动手照屋梁的样子来做茶壶。经过几个月的细作精修,茶壶作成了,苏东坡非常满意,就起了个名字叫“提梁壶”。

因为这种茶壶别具一格,后来就有一些艺人仿造,并把这种式样的茶壶叫做“东坡提梁壶”,或简称“提苏”。

我脑海中定格一句话,提梁壶是苏东坡最早制做的。正宗的东坡提梁壶在哪里?我迫切地想看到东坡提梁壶的模样。闻着宋朝人吃茶的芳香,循着东坡来宜兴蜀山的足迹,体悟着苏大学士创意紫砂提梁壶的灵感,我专程去东坡书院采风。

冬日清晨,空荡荡的东坡书院里,我是唯一的访客。书院建筑粉墙黛瓦,里面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向南可眺望太湖,背后依靠蜀山,环境清幽,极具江南特色。透过碎金色斑斓的冬日阳光,不时能看到头顶上有小鸟飞过,耳畔唯闻清脆的鸟鸣。那声音穿越千年的时光,从大宋王朝传来,仿佛在向我细说远古的故事。踏着地面灰色的青砖,围着那把硕大的提梁壶转悠了几圈,抚摸着棕褐色像葡萄藤一样的壶把,我与一位伟大的文化先哲邂逅。我仿佛看到了大师做壶的情景,与大师有了面对面的交流。

参观结束后,我想与提梁壶合影,我向门前那位看书院的老者轻声说道:

“老人家,请您为我照张像,我想与提梁壶合影呢。”

“可以,可以,这是标准的东坡提梁壶呀。”老人愉快地答应,接过我的手机,为我留下了多张图片。

从此,我更加认定提梁壶是苏东坡制做的。直到有一天,研究紫砂的朱教授到我单位参观,他的一席话,彻底颠覆了我先前对东坡提梁壶的认知。

他告诉我说,唐朝人吃茶时喜欢将茶直接放在釜中熟煮。大体上是这样的,首先要将茶饼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的好水至于釜中,用炭火将水烧成八九成开,不能全开,加入研碎的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如螃蟹眼大的小水花,饽为大水花,皆为茶之精华。将沫饽取出来后,置熟盂中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时,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取出的沫饽浇于烹煮的茶水中,根据喝茶人数的多少量入。可见唐朝人喝茶根本不用紫砂壶,那时也还没有紫砂壶。而宋朝人喜欢点茶吃法,他们往往不再直接将茶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但茶末与水亦同样需要交融一体。宋朝人发明了一种工具,称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银、铁制,大部分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曰“搅茶公子”。水冲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击,这时水乳交融,浙起沫饽,潘潘然如堆云积雪。茶的优劣,以沫饽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快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品。

朱教授还告诉我,唐宋时,紫砂壶并没有问世,煮茶的釜也肯定不会是紫砂壶。若用紫砂壶煮茶,一旦壶受热不均匀,就有很大的开裂可能。目前,学术界公认明朝的龚春和尚是制做紫砂壶的鼻祖,用紫砂壶泡茶最早见于明朝,兴盛于清朝。因此,苏东坡制做提梁紫砂壶的说法根本无从谈起。

既然如此,那么宜兴百姓为何一直误读提梁紫砂壶,认定提梁紫砂壶最早就是大文豪苏东坡制做的呢?这个问题让我困惑良久,直至参观过陶祖圣境,我才从中窥见出一些端倪。宜兴人把春秋时越国的范蠡称为陶祖,其实这也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美丽误读。范蠡不想做官,他擅长经营,自称陶朱公,其实他根本不是陶祖。他与西施在宜兴一带的山上烧过陶,倒是非常有可能。范蠡因不贪恋于名利,向往宜兴及其周边的山水,常携美女西施泛舟于江南的大小湖泊之上,过着优哉游哉神仙般的生活罢了。

千百年来,宜兴百姓之所以误读提梁壶,误读陶祖,误读山山水水,缘于他们有一份向往神仙般生活的梦想,有一份对文化大师的景仰与热爱,更有一份对建设青山绿水家乡的豪情与执着精神,宜兴人的误读充满深厚的文化,意义深远。

九百多年前,一代大文豪苏东坡先生来到阳羡,苏公在《菩萨蛮》中写道;“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宜兴人民为了表达对苏大学士的怀念与景仰,竟毫不吝啬地把阳羡的一座“独山”易名,改名为苏东坡老家四川眉山的“蜀山”,只是因为苏东坡看到独山时,想念遥远的家乡,口中冒出了“此山似蜀”四个字而已。

充满文化才情精明的宜兴人,自比东方的犹太人,他们绝不会误读,是因为从骨子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因为喜爱而有意为之。所以,原本就是一把泥质烧制的壶,才会与书法、雕刻、美术等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才会充满诗情画意,变成一件人见人爱的艺术品。一把普普通通的紫砂提梁壶,一旦贴上了文化大师东坡制做的标签,就会流芳百世;一位普通的喜欢游山玩水的范蠡,一旦烙上陶祖的商标,就会得到万人膜拜;一座不起眼的独山,一旦更名为蜀山,就会流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