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司法局通过普法宣传助企、调解纠纷护企、法律服务惠企,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普法宣传助企,“多点发力”促发展。开设“法治讲堂”,线下邀请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围绕民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民事诉讼过程中常见问题以及民营企业日常经营中需要注意和防范法律风险进行深入剖析,督促民营企业依法营商。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结合民营企业法律法规、民营企业分期买卖合同纠纷等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用案普法”方式,提高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法治观念和诚信意识。选派骨干律师、优秀律师,精准对接无锡江南电缆、宜兴市中电耐磨耐火科技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针对民营企业治理、劳动合同签订、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等主题,结合《宜兴市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第一批)》,通过政策解读、实务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提供法律保障。今年以来,开展“送法入企”等活动25次,走访民营企业20余家。
二是调解纠纷护企,“对症下药”解难题。针对民营企业“短、频、快”司法需求,创新“团队集约化”管理模式,将调解流程中的纠纷受理、收集证据、调解、签订调解协议书等环节进行精细化分流,保证每一环节专人专岗,有效提升调解效率。在中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共昌轧辊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鹏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涉企矛盾纠纷便捷、优质、高效化解。将各类调解资源向民营企业聚拢,引入乡贤、民营企业代表等社会力量,聚合调解员、律师、法官等专业力量协同参与疑难复杂案件,共同支撑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新街司法所积极借助“外脑外力”,借助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力量架起矛盾纠纷化解“连心桥”,为新街街道环保企业调解劳动合同到期补偿等问题,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是法律服务惠企,“精准滴灌”增动力。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窗口,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援助、公证、律师咨询等涉法服务,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快事快办”。通过线上平台、与民营企业召开研讨会、实地走访企业等形式进行法治需求调研,形成《法治体检项目表》。依托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每月对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活动,帮助发现、解决企业依法经营等方面的问题,完善有关危机处理的法律预案等。针对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法律服务团专家制定解决方案并帮助化解,争取损失最小化。官林司法所通过深入分析调研,形成《线缆企业涉诉情况分析报告》,为推动电线电缆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智慧。今年以来,已针对电缆、紫砂、环保等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30余场,出具“法治体检报告”2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