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法援高质量服务精准覆盖六类群体(图)
时间:2025-04-16  浏览次数:


南京市江宁区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积极履行法律援助职责,聚焦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老年人、农民工群体,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让法治温暖直抵群众心坎。

一是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抓好民生实事落实工作有关要求,联合妇联、工会、残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印发法律援助“四季课堂”培训计划,面向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老年人、农民工群体开展六个专项维权活动,邀请法律援助业务骨干、高校专家学者、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召开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对培训方案进行修订完善,工作责任更加明确,推进举措更加具体,工作落实更加具有针对性、科学性。

二是部署推进专项活动。为进一步做好妇女群众权益保障工作,提高广大妇女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3月份,部署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妇女”暨法律援助春季讲堂专项活动,全区51家法律援助工作站单独或联合其他部门深入社区、乡村、广场、集市等,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系列活动。全区共开展专项活动2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手册2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370余次,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下一步还将为残疾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老年人、农民工群体开展专项维权活动。

三是强化便民服务举措。持续发挥法律援助站点“绿色通道”作用,积极推行容缺受理机制,落实重点群体优待服务,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四优原则”,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对象提供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材料邮寄等便民服务。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集中点如江苏省零工市场、南京菜鸟网络空港园区等地滚动播放“小司普法视频”之“如何申请法律援助”,放置法律援助格式文书、法律援助服务指南、便民联系卡等资料,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司法所之间的业务融合、互补配合。

四是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结合《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贯宣,对各站点配合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惠民政策、工作成效,及时向省、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报送典型案例,对于表现突出的法援律师给予办案补贴的适当倾斜,提高江宁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