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司法行政网
    励儿家书
    发布日期:2015-12-16

    儿:

     近来可好,我与你母亲一切安好,勿念。

     这是你上大学以来第一次给你写信,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在如今通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会选择写这样一封信给你,别着急,请你慢慢的读下去。

     时间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你也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大小伙子。还记得你的出生给我们这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欢乐,小时候的你可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和你的母亲为你没少操心。好不容易将你养大成人,你也离开家步入大学校园去打拼属于你自己的一片天地。“儿行千里母担忧”,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会为人夫,为人父,到那时你可能才能真真体会到父母的感受。

     儿子,首先在这里我要向你说声抱歉。在你童年的时光里,因为我的工作原因,我不能像其他孩子的父亲一样经常陪在你身边,经常是当我下班回到家时你已进入了梦乡。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虽然你有时也会向我抱怨“爸爸你怎么又去上班了”,但当我回到家时你一定会第一时间跑过来喊“爸爸”。还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把我的警服翻出来穿上摆出敬礼的造型,你也曾天真的说你将来也要当一名警察。我也知道这句你儿时的戏言被你当作了理想延续至今。

     儿子,这个时间段是你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离开家,离开了父母的庇护,面对外面的世界,你要懂得事有可为有不可为,所谓不可为是指你必须守住法治的底线。尤其是你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法律的捍卫者。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提高人的思想和法治修养,人的法治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提高的。要提高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养成遵守法治的习惯,使法治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法治观念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你们从小接受法治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法治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这些人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接受法治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你要实践社会法治,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法治的行为。

     好了,儿子,跟你说了这么多,你不要嫌爸爸啰嗦,希望你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记住这些话,让法治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发芽,守住你心中的底线。最后父母祝你学业有成,天天开心。

        此致

                                                                 

                                                         父亲

                                                    2011年10月20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