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司法局 “德法同行”活动方案
    发布日期:2015-07-28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的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治和法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积极探索推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深入实施“法润江海?德法同行”16项举措,大力开展德法同行“一县一品”创建,切实增强全社会法律信仰与道德观念,为法治南通和文明南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时间安排

        “法润江海?德法同行”活动自7月上旬开始至12月底结束。

        三、活动内容

        (一)着力构建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

        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法治内容,有效借助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节日文化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着力构建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切实提高法治宣传的感染力。

        1.举办“传统与法治”主题研讨会。本着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创造转化、创新发展的工作态度,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法治内涵的研讨和总结。邀请810名对优秀传统文化、南通江海文化等有研究的创作型专家人才,围绕“家规与国法”等主题举办一期专题研讨会。各地要通过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对江海文化、忠孝文化、铁军精神、佛教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精神的法治思维进行总结和推广。

        2.建立“厚德与尚法”主题名人库。各地要对本地先贤名人的法治故事、法治格言、经典作品法治内涵进行全面梳理,对司法行政系统特别是律师、公证、调解等行业的典型人物、优良传统进行全面总结,精心挑选具有地方特色、彰显法治精神的名址名馆,建立全市厚德尚法名人名址库。要大力宣传本地先贤名人的法治思想和法治言行,促进法治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互融、互补、互通,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3.设立“法治与艺术”主题创作室。要深入挖掘如皋木偶剧、海门山歌、通州童子戏、如东赵家剧院等特色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当地文化创作、演出人才资源,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作团队,努力将法治元素植入地方戏、影视剧、民间艺术、农民画、书法、美术等特色文化形态中,通过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等渠道广泛传播。各地要按照“一县一品”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批蕴含法治精神、地方特色明显的文艺精品。

        4.组建“敬俗与尊法”主题宣传队。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组建法治戏曲巡演、法治文艺演出、法律咨询服务等专门法治宣传队伍,充分利用节假日和重要民俗时节开展法治宣传。结合“法治进万家”五百计划工作安排,精心策划主题宣传日活动。开展大型法治诙谐通剧《范老爷判婚》全市巡演活动,积极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普法品牌。

        (二)着力构建与道德教育元素相融合的法治教育产品体系

        充分发挥道德对于法治的滋养作用,积极在法治文化产品中融入道德教育元素,深入研究分析法律法规所体现的道德价值,真正做到以德滋法、以法促德。

        5.围绕“社会公德”推出一批法治教育产品。各地要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和当前社会存在的不文明礼貌、不爱护环境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公德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要切实发挥好司法行政服务站、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主动帮助当地建立或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并开展相应宣传工作,开展“和为贵”调解格言评比和“德为先”调解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和群众强化规则意识、弘扬公序良俗。

        6.围绕“职业道德”推出一批法治教育产品。围绕“诚信、敬业、奉献”等主题,组织“江海普法名嘴”进机关宣讲与依法行政相关的法律法规,打造机关崇德尚法的良好形象。继续开展“诚信守法企业”评估活动并向社会披露评估结果,积极营造守法诚信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法律服务行业诚信“红黑榜”制度,切实将诚信“红黑榜”制度覆盖到全体法律服务从业人群,树立守法、诚信的良好行业形象。

        7.围绕“家庭美德”推出一批法治教育产品。各地要充分利用家规、家训、家风等家庭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举办征集法治家规家训、家书家信、书写法治对联,评选家庭法律明白人、文明守法户等活动。要重视伦理教化,突出家人在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帮扶和改造中的重要地位,将家庭伦理道德纳入“四分三期两课一清单”教育矫正模式,开展家庭伦理道德讲堂、写一封家书等活动,发挥道德劝喻、亲情感化作用,更好地提高教育和矫治质量。

        8.围绕“个人品德”推出一批法治教育产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选树“儒法并用”、“德法并举”的模范和典型,广泛宣传道德实践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吸收品德高尚、有名望的人士参与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开展“中国好人”普法微联盟巡回宣讲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优良品德。

        (三)着力构建与社会公益服务相融合的法治服务实践体系

        推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法治实践的融合,充分运用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参与各类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社会治理等活动,倡导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9.不断完善公共法律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志愿者服务制度化建设,针对服务能力、供需对接、智力支持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完善公共法律志愿服务的服务机制、协调机制、管理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切实加强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力度,努力为农民工、空巢老人、留守流动儿童等重点关爱人群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矛盾调处等公益服务。

        10.不断壮大法治宣传教育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招募人员,充实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加强引领,推进普法志愿者服务活动地深入开展,组织全市普法志愿者围绕“德法同行”主题,定期深入企业、学校、村(社区)开展公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调联动,全方位地宣传报道普法志愿者活动工作动态及成效,形成良好的普法氛围。

        11.不断丰富社区服刑人员公益服务形式。各地应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条例》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公益性质的社区服务活动,通过敬老院献爱心、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公共场所卫生清理、秸秆焚烧宣传等形式,培养社区服刑人员为公共利益不计报酬的劳动态度,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以及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德。

        12.不断加强司法行政干警服务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全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普法达人”、矛盾纠纷“调解能手”、窗口部门“服务标兵”、社矫安帮“特殊园丁”四项评选活动,切实加强12348服务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行政服务站建设,不断扩大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公益、便民服务惠及面,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

        (四)着力构建与精神文明创建相融合的法治建设评价体系

        认真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的决定,突出重点领域和对象,大力推行德法同行,不断深化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13.推动法治教育全面纳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在全市推广海安、崇川做法,通过召开“开学第一课”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推进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在教材编制、师资力量配备及培训、课程课时落实、课堂课外相结合等方面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各地要结合实际,举办“德法同行”青少年法治情景剧评选、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

        14.推动法治宣传有机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各地要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法律知识普及率、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法治建设情况等纳入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全过程,作为创建、申报的重要内容,列入检查、验收、考评体系,切实提升精神文明创建的法治效果。

        15.推动法治文化活动融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进入各地公共文化设施,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影院、公园景区、农家书屋等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广泛开展公益法治宣传。不断提高现有法治文化阵地的使用效能,运用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开展青少年“第二课堂”教育,组织在校青少年参加课外法治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法治文化场馆、公园的氛围营造,使之成为群众纳凉、休憩、健身、娱乐的新去处、好去处。

        16.推动依法治国教育有效融入行业文明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律师全面依法治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征文活动,邀请市委党校专家教授举办依法治国专题讲座、辅导和国情、市情形势报告会,组织开展集体学习活动,做到律师事务所有计划、有记录、有讨论,每名律师有笔记、有心得、有交流。举办南通律师好形象?德法同行摄影大赛,展示南通律师弘扬法治精神的良好形象,使律师牢记推进依法治国的职责使命,切实提升律师行业文明建设水平和实效。

        四、相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法润江海?德法同行”系列活动是贯彻落实省厅工作部署,创新司法行政参与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途径,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的实际举措,市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张武林局长任组长,各相关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局办公室。各地要按照省厅、市局统一部署,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推动活动顺利开展。

        (二)切实加强督查督办。把督促检查贯穿于“法润江海?德法同行”系列活动的全过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方式抓落实,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工作作风,各地、各部门要协同配合,特别是要主动加强与其他单位、部门的联系沟通。各地要围绕市局部署,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市局将结合全年重点项目督查督办工作,定期组建督查组对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跟踪问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群众得到实惠。

        (三)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及时总结活动推进中的经验做法,形成长效机制。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和改进方法,切实提高活动实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兴技术平台,运用普法邮路、普法连锁店、普法盐路等普法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活动开展情况,营造声势,浓厚氛围。要注重宣传报道德法同行的先进典型和实际成效,扩大社会影响,增进社会共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