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司法行政网
    陆丁兴:一个乡村电影放映员的坚守
    发布日期:2015-09-24

     

       陆丁兴,太仓市浮桥镇马北村人,现年52岁,是太仓市浮桥镇的一名电影放映员。20多年来,他热心电影放映,走乡村,跑企业,进社区,到军营,把欢乐送到千家万户。先后被评为2009年太仓市十佳新人,2009年苏州市十佳新人。2014年1月,他被中央文明办评为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阿陆师傅来了——太仓边检监护中队、太仓港区消防中队的战士们高兴地喊着。

      阿陆师傅来了——浮桥镇敬老院的孤老们、浮桥各学校的孩子们高兴地喊着。

      阿陆师傅来了——浮桥镇23个村12个街道社区的男女老少高兴地喊着。

      阿陆师傅来了——浮桥镇茜泾法治文化书场的评弹迷们高兴地喊着。

      这个在太仓市浮桥镇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的阿陆大名叫陆丁兴,1962年出生的他在33岁那年遇到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他的家拆迁了,为了太仓港的建设,他成了第一批失地农民;第二件事是那一年他成了镇文化站的电影放映员。

      那一年镇文化站原来的电影放映员因待遇太低跳槽了,当时的主管领导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到镇里放电影去。他二话没说,马上就答应了下来。学习一个月后,他开始了独立工作,但只是一个编外人员。当他放电影的时候,只要看到有军人路过,他总是热情地招呼他们免费进去观看。后来,他了解到战士们外出的机会很少,便主动上门联系给官兵们每月的月中和各大节假日定期放映,这一放就是12年。

      其间,随着机构的体制改革,镇政府作了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一律清退的规定,阿陆也是其中之一。他没有向单位提出经济上的要求,只是提了个唯一的要求:能不能将电影放映机卖给他继续把电影放下去。就这样,阿陆彻彻底底成了一个文化个体户,一个编外又编外的电影放映员。他骑着一辆三轮车,拉着200多公斤重的设备,风里雨里奔跑在浮桥镇那145个平方公里上。

      随着港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浮桥区域又建起了边防监护二中队和消防二中队,阿陆免费放映的任务也增加了一倍,但他还是无怨无悔。放着放着,学校里的电影不准收费了,其它乡镇的电影队因此全部解散了,但阿陆还在坚持着,坚持着……学校不准向学生收费,但学生还想看电影怎么办?那就免费放!就当给自己的孩子放。在最艰苦的那个年头里,一年放下来,除了上交的片租和机器维修等费用,算下放一场电影自己才得20元的人工费,家里要负担两个孩子的生活,就靠老婆开的那个小饭店支撑着了。

      这几年,他每年为村、社区完成放映300场左右的各类电影,搭配法治宣传教育电影、纪录片、短片等。并继续每年为部队、学校、敬老院等单位免费放映。从1998年至今,他为部队、学校、敬老院、法治文化书场免费放映电影超过了900场次,总价达到40万元。可面对外界的赞扬,陆丁兴总是淡然一笑,他说:“为人做事不能啥都用钱来算,这是我应该做的,这事我不做别人也会做的。

      2014年,浮桥镇司法惠民实事工程—座落于浮桥镇马北村的茜泾法治书场建设完毕,正式投入使用,普法热心人陆丁兴作为马北村的一份子,义不容辞的担当了法治书场的负责人,管理法治书场的日常事务,又开辟了一条普法新战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