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央电视总台《今日说法》栏目播出根据苏州市相城区两起法律援助案件制作的《为了16名老人的权益》,充分展示了相城区司法局与检察、法院等部门协调联动,用心用情、高质高效帮助16名年过60岁的老年弱势群体维护合法权益的正面形象。
近年来,相城区司法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应援尽援,援则优援”为目标,围绕老年人群体法律服务需求,在服务平台、工作机制、普法宣传等方面狠下功夫,切实提升老年人群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三年来,相城区法律援助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385人次,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67件,法律援助案件保持零投诉的良好记录。一是织密维权网络,搭建“便老”平台。拓宽法律援助服务渠道,建立以区社会治理中心法律服务大厅为“圆心”,覆盖全区11个镇(街道、区)、142个村(社区)的“三级联动”的全方位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方便老年人及时就近获得法律援助服务。同时,将“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作为开展法律援助接待工作的突破口,组织落实好社会律师和机构工作人员值守咨询专线,确保线路畅通,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将贫困老年人纳入法律援助困难对象数据信息库,上门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确保老年人需要法律援助时能够“想得到、找得着、办得了”。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援老”质效。精选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律师组成法律援助服务团,专门负责涉老维权案件办理。对涉老法律援助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做到“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办、上门办、一次办等服务。加强与区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实施“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法律援助”“联调联动”等工作模式,让老年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不断提升涉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综合运用庭审旁听、征求办案机关意见、案卷质量评查、服务回访等多种措施,全面加强对案件办理质量的跟踪督导。三是强化普法宣传,营造“护老”氛围。重点关注高龄、失能、贫困、伤残等老年人“急难愁盼”的法律需求,在“4·8”司法日、重阳节等节日期间,针对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援惠民生·关爱老年人”系列活动,广泛宣传援助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典等与老年人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讲解老年人关心关注的赡养、财产继承和诈骗等相关问题,发放法律援助服务指南等宣传资料。同时,组织援助律师、普法志愿者走进养老院、康复机构等老年人相对集中地,“面对面”为老年人答疑解惑,引导老年人增强遇事找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积极营造关心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