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戒毒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时间:2018-09-26  浏览次数: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矫治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生命工程”,主要功能是纠正戒毒人员的不良品性和恶劣习惯。抛去违法事实不去争论,单从道德层面而言,其实就是打造并植入一种符合大众道德要求的社会生活规范。由此可见,作为执法者和戒毒矫治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日常工作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各级部门和领导强力推进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原因。结合当前基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工作实际,个人谈几点建议:

一、解决规范本身的问题。制定或拟定规范,该项工作应该有一种全局性的战略统揽,应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系统规范。就当前而言,四川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应该严格执行常青藤戒毒模式下的四分管理模式、系统复原教育矫治模式、社会功能重建回归模式等,除此之外允许探索特色矫治手段或方式方法,不应改变原则性的规范或变通规范本身。

二、执行上的规范。不能政出多门,或者自圆其说,不能要求执行者自我“规范”。以诊断评估为例,要求大队在各项诊断中署名确认结果,同时要求大队本身证实自我的执法规范,这本身就是缺乏必要的监督,此项流程应该是“大队收治—执行戒治—录入执行戒治内容细节—(内网流转)—职能部门依据标准审核出具意见—反馈结果—大队执行评估流程—审批程序—出具文书—原决定机关审批—反馈结果—所内执行—回归衔接—结束”。然后将执法卷宗入档,以保证执法结果的严肃性,进一步保证被执法者的合法隐私,体现一级组织的自我担当。

三、监督执行规范。此项监督的出发点是促进规范,监督主体应该选择某一工作方面的权威或专业人员担任,监督的重点是检查系统性、全局性问题,不应纠结于细枝末节,监督结果的运用应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解决环节、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以考核或处罚为目的,要客观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四、实现规范化建设的过程。逐步落实,以一个部门或单位为重点,从硬件到软件的倾斜来实现,如优先匹配人、财、物等,实现后以轮训或轮岗的模式来全面推进,在此过程中着力特色部门或窗口部门建设,打造一个或多个优于其他部门的特色单位为首要;其次,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大数据建设,优化网络提示、数据职能分析,进一步梳理或与地方公安部门协作,实现戒毒人员前期社会生活轨迹、家庭人员组成、违法违纪事实等数据的资源共享,优先选择可戒毒、能戒毒、愿戒毒的人员组成实验小组或实验大队,调配精干人员组成教育矫治主体,闭合社会支持帮扶链条,实现科学戒毒全程可监控、可追溯、有成果、有经验;其三,戒毒主要功能应该落脚于预防,这个预防是大预防,即对戒毒人员的未来预防、对未涉毒人员的前端预防、对高危人员的干预预防等。针对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利用我们自身的特殊优势和资源条件,主动作为,实现社会职能、社会属性的有效体现。

规范化建设归根到底是制度的规范。制度的规范需要实地、深入的一线调研,在掌握大量数据和事实的前提下,针对性地完善或修正制度,我们需要的是能长期执行并有效执行的制度,我们更希望能在全面规范化的场所和事业中得到锤炼。

(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  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