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照管对象母亲的感谢信
时间:2020-07-22  浏览次数: 319

 

照管对象小伍利用工作间歇来到无锡后续照管指导站,送来由其母亲亲笔书写一封感谢信。

“感谢你们对小伍解戒三年多来的引导和鼓励,终于让她重新走回正道,相信有你们的尽心帮助和悉心扶持,小伍的未来一定会更好!”这是一位内心曾受尽折磨煎熬的花甲老人,以这种最朴质、最直白的方式,来表达她对照管机构及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信中的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一个母亲最诚挚、最真实的情感投入和心声表达。

从抵触到信赖

2017年2月,小伍从女所解戒回归。因遭遇婚姻破裂、失岗无业、罹患疾病等多重打击,情绪极致低落,不愿与外人接触,更不愿外出就业,对于后续照管工作人员的跟踪服务也存在较强地排斥和抗拒心理,屡次三番地谢绝见面,整日将自己所在房间里,始终无法走出心理阴影。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让小伍重新振作起来,工作人员仍一次次上门问询走访,虽然过程很不顺利,但工作人员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千方百计地与其拉近距离,劝导其主动面对现实,重新回归正轨。在多次登门之后,小伍终于敞开了心扉,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说服和积极鼓励下,小伍重拾自信,放下思想包袱,勇敢地走出家门开始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现在,小伍已经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服务温暖贴心,做事踏实勤勉,深得客户的喜爱和好评,心态积极阳光,走上了一条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 

从疏离到相融

当生活安稳之后,小伍对亲情的渴望也日甚一日。由于小伍的吸毒行为对原本的亲情关系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其父母根本不愿接纳其回归家庭,而其自身婚姻关系早已解除、母子关系也彻底疏离,个人情感分崩离析、几成空白。

为让她早日回归家庭,弥补情感缺失,工作人员密切与小伍的沟通交流,给予恰当的意见建议,为其重拾亲情提供支持。经过工作人员的协调推动,小伍争取到有关政策性救济,社区为其大学在读的儿子提供帮困资金,确保他能安心完成学业,其子也从这些帮扶中体会到母亲的深情厚爱和良苦用心,在心里对小伍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接纳,这让她特别欣慰和满足。

在与小伍父母的交流中,工作人员向他们详细讲解亲情关系对于解戒人员保持操守过程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希望他们再度接纳小伍,让她重新回归家庭,有一个躲风避雨的港湾,其父母终被打动,前嫌尽释,同意接纳其回归家庭,小伍也向父母作出“绝不再走回老路,好好做人”的承诺,亲情关系也在相向相融中逐渐复原。2018年,小伍因投资失败欠外债30余万元,其父母倾其所有,并出售了一套房产,主动为其清偿了债务,帮助小伍度过最艰难困苦的日子。

从无助到希望

小伍符合低保申办标准,但因其户口尚未迁出,需要办理人户分离证明,由于其家庭关系复杂,工作人员费尽周折,来来回回很多趟,终于说服其家人提供了相关资料,又经多方协调沟通,才将小伍的户籍迁入社区集体户中。在经过申请、审核、公示等程序后,小伍于2020年1月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4月底,小伍患子宫肌瘤大出血入院手术治疗,切除肌瘤、子宫及输卵管,医疗花费巨大,一度让小伍倍感无措无助。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一方面给予鼓励安慰,稳定其情绪心理,一方面积极奔走求助,为小伍的治疗提供支持,工作人员通过与民政救助部门协调,为小伍申请到低保人员医疗救助直通车政策。这样,小伍能享受到住院治疗费用减免的优惠条件,住院期间个人仅需给付居民医保人员住院的起点费用600元,大大减轻了其治疗期间的费用负担。

在家休养期间,小伍告诉工作人员,现在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很安心也很满足,特别是亲情复归,自己不再有以往的焦虑煎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并满怀信心地表示一定与过去彻底决裂,保持好戒治操守,重新开始一个新的人生。

苏ICP备05009012号 版权所有:江苏省司法厅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3200000041 公安机关备案号: 32010602010384 联系电话: 025-835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