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报》头版头条关注苏州公证档案管理工作
时间:2025-02-14  浏览次数: 28


近日,《中国档案报》头版头条专题介绍苏州公证档案“单套制”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等经验做法。

一是定标准,统一公证档案整理要求。2016年,苏州市司法局联合市档案局制定全国首个地市级公证档案整理规范——《苏州市公证档案整理规范》,明确分类、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等标准,新增港澳台事项独立门类。规范制定前,因1988年国家旧规宽泛,各机构整理方式混乱,影响查阅与进馆效率,起草小组通过调研10家公证处、反复修订细节,历时数月形成统一标准。公证档案整理规范的制定实施,实现分类、编码、登记、上架全流程标准化,为后续档案数字化奠定基础。 

二是建平台,苏州公证变“智慧公证”。2018年苏州建成苏州公证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平台研发一证通查、诚信数据、家族氏谱等10大模块,与电子证照、不动产登记、职工档案、征信及人口信息等相关部门实现数据互通共享。2024年苏州公证大数据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线上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和商标转让公证文件材料的电子化归档,通过电子公证文书线上出具、送达、校验、检测、归档、进馆闭环管理,保证在线归集的公证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具备同等法律效力。截至20251月底,苏州公证大数据平台共完成128.2万卷历史和新增档案数字化工作,共形成1341.3万个PDF文件,涉及公证事项约413万件,录入电子影像4710.0万页 (31.6TB)。平台上线运行以来,累计登录已达13.3万万次,查档利用37.4万万次。

三是强服务,构建信息化服务体系。按照司法部“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总体要求,苏州公证行业积极构建“一链两平台”信息化服务体系,推出多项便民服务。2021年,苏州市在PC端及手机端推出“苏州公证综合法律服务平台”,可提供申请、受理、审核、缴费、出证、送达等全流程零接触服务,实现44125项公证事项线上线下协同办理。昆山市公证处“云公证”服务,依托“鹿路通”APP等平台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全业务、全时空”服务需求;吴江公证处“产业链+公证顾问”助力企业“走出去”;各地公证机构相继推出“公证+不动产登记”继承直办产证服务,加快与不动产登记部门、税务部门互联互通,实现继承公证、纳税申报、产证申领3件事“一窗办”,免去“两头跑”。

 

来源:中国档案报

 

苏ICP备05009012号 版权所有:江苏省司法厅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3200000041 公安机关备案号: 32010602010384 联系电话: 025-835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