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探索建立部门执法进小区工作机制(图)
时间:2025-03-24  浏览次数: 2


南京市以构建住宅小区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根据新修订《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授权,积极探索建立部门执法进小区机制,编制9大类、99项常见执法事项清单,涵盖消防安全、燃气管理、环境卫生等多个领域,通过流程再造、智慧赋能、强化保障等措施,推动形成权责明晰、规范有序、智能高效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一是规范诉求处理。针对物业服务企业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居民反映的诉求及行政监管中发现的诉求,分别明确规范上报、移交及处理流程。物业发现违反消防、治安、环保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劝阻、制止。属于公共安全紧急事项(火灾、治安事件等)的,直接拨打紧急救助电话,同时上报街道办事处应急-消防一体化工作站,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居民可以通过12345、市长信箱、部门公示的执法信息等途径反映相关诉求。各部门在行政监管过程中发现的涉及其他部门行政执法事项,可以由同级综合执法部门统一扎口推送至12345便民服务平台部门执法进小区专项模块,再按照统一规范程序进行派单处理。

二是强化智慧赋能。住宅小区管理人员、居民可以通过市级物业管理信息化平台APP端拍照上传发现的问题,同时直接勾选下拉式菜单,通过AI系统匹配相关部门,自动生成执法待办事项并推送至12345便民服务平台执法进小区专项模块。12345平台统一进行派单处理,办理部门按照限定时间、要求办理,如不能立即解决的,应当形成解决方案;如符合联合执法情形的,联合其他部门办理。事项办结后,通过12345便民服务平台销单,由属地街道、居委会、项目经理及相关业主对部门执法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全程留痕,并将办理信息回传至物业信息平台。市级综合执法部门定期抽检事项办结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回头看,对重大疑难问题实行会商。

三是完善配套保障。落实公示公告制度,各区综合执法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名称、执法事项、投诉受理方式等具体信息,交由属地街道办事处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区域显著位置公示,同时在线推送信息,方便市民获取查询。区相关单位建立“应哨人”队伍,保持常态化联系,提高事项处置率。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群诉、群访)的诉求及小区综合治理难题,由街道办事处启动吹哨报到流程,司法行政系统负责法治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协调和指导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等职能。市综合执法部门结合12345执法进小区模块工单处理,每季度对各部门、各区诉求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考核,发布工作专报、通报具体存在问题,适时开展专项督查和评估。

 

苏ICP备05009012号 版权所有:江苏省司法厅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3200000041 公安机关备案号: 32010602010384 联系电话: 025-835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