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法治GPS”精准导航营商环境再升级
时间:2025-05-21  浏览次数: 410

昆山市作为省内唯一的县级市Ⅱ型大城市,已连续20年登顶全国百强县首位,连续3GDP5000亿元。近年来,昆山市司法局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发展要务,深化法治供给,打造“昆如意”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让法治红利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先后获评全国首批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是法治安商,打造高效政务服务标杆。在全省县域范围内率先完成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有效满足交通、水务、环保等政务领域个性化业务需求。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收集反馈企业需求。聚焦新兴领域和人才服务,通过“昆e服”服务码整合1000余项政策文件,实现政策一键匹配。以“昆如意·云客厅”为主题,强化“一网通办”服务,成功入选“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国家试点。上线“昆如意”数字政务门牌,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昆如意”企业服务总入口,集成47个部门100余项服务功能、1300余个应用场景,推动企业服务“一键、一指、一线”直达。拓展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1+N证照联办联销”惠及个体工商户593户,推动“个转企”累计转化59户,“AI+商事智慧登记”运用达3600余次。

二是助企亲商,激活产业创新发展动能。创设“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律服务”项目,同步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法律服务站”“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实体平台,累计为500余家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发布“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攻略”,建立昆山高新区“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张浦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站”,实现就地审判、就近普法、快速维权。聚焦产业链主导型企业,建立重点企业服务目录,在沪士电子、科森科技等企业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站,推动法律服务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围绕“2+6+X”新兴产业布局,建立“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站,组织律师走访星巴克咖啡产业园、清华科技园等创新园区,为200多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化解法律风险,助推链上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执法为商,打造无事不扰监管环境。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全省首张区镇综合执法领域涉企免罚轻罚清单。全面规范和改进行政检查行为,推出42项“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研发推广“e企帮”应用平台,建立“扫码入企”机制,构建“平台发起、任务匹配、联合入企、扫码登记、结果推送、评价反馈”的一体化闭环检查机制,推动昆山各行政执法单位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3585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不合理干扰。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建成市镇两级“1+3+11”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开展分类分级分层培训,去年累计培训执法人员2450名。

四是司法护商,提供多元纠纷化解路径。深化企业破产重整、预重整、“执破融合”改革,全新升级全国首家企业重整服务中心,构建“诊疗式”困境企业救治体系。开展破产管理人实训,形成“3+X”沉浸式与开放式昆山模式。2024年累计办理破产案件350余件。加强涉企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吸纳8家商(协)会作为商事纠纷特邀调解组织,选聘19名商(协)会会员作为商事纠纷特邀调解员。创新打造金改区“金e站”线上解纷APP,选派专职调解员入驻。升级“物业融合法庭”,建立物业法治实训基地,2024年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数量同比下降,相关经验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报道。打造昆山市企检服务中心,构建事前、事中、事后违法犯罪“三防合一”工作体系,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集约化”综合法治服务。

 

苏ICP备05009012号 版权所有:江苏省司法厅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3200000041 公安机关备案号: 32010602010384 联系电话: 025-835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