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铺就新生路
时间:2017-09-12  浏览次数:

--无锡市新途服务社潘红娣帮教照管对象二三事

  在中国最美城市无锡,有这样一位“最美帮教志愿者”:热心帮助每一个后续照管对象,足迹踏遍无锡的各个角落,她说:“为了照管对象,就应该竭尽全力!”无论是周末还是深夜,只要照管对象有需要,她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她说:“每一个吸毒者的背后都有着令人唏嘘的故事,令我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定将那些吸毒人员带离那片黑暗!”

  她就是无锡市新途后续照管服务社的潘红娣。

  十年结缘--她润物无声暖如春光

  今年53岁的潘红娣自2007年起成为一名禁毒社工,转眼已经过去整整10年。她告诉记者,她与禁毒戒毒工作“结缘”,缘于一次到监狱参加的帮教活动。

  当时她面对面的是一位四川籍服刑人员徐某,因年轻无知参与贩毒而被判死缓,已经服刑11年了。因为他的“犯人”身份,加上路途确实遥远,家人一直没有来探望过,但对家人的思念却始终折磨着徐某。他告诉潘红娣,自己一定好好改过自新,希望能见上家人一面,并获得他们的原谅。临别时,潘红娣拉着徐某的手再三嘱咐:好好接受教育改造,用实际行动反思罪错,争取早日减刑回家。

  回来后,潘红娣立即给徐某的父母写信及打电话沟通,并和当地政府联系。3个月后,徐某的母亲终于被潘红娣的诚心所感动,千里迢迢地从四川老家来到无锡监狱,看望11年没见过面的儿子。母亲的探监彻底感化了徐某,他给潘红娣写信说:“潘姐,虽然您和我无亲无故,但在我服刑的11年中,您是唯一和我握过手的人,也是唯一给我父母写信的人,您让我看到了人间的光明与美好。”他还表示,要用笔记下自己的贩毒经过和悔过心情,以此告诫人们:远离毒品,从自身做起。

  其实,类似徐某的故事还有很多。十年间,潘红娣先后参与各类帮教活动200余次,帮助30多人实现了医学意义上的戒毒。

  浓浓关爱--她勇于担当从不张扬

  9月7日,在新途后续照管服务社,一面绣着“浓浓关爱情,满满正能量”的锦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滨湖区山明寺社区的董某已有近20年吸毒史,进出戒毒所十几次。说起此事,年逾七旬的董父常常长吁短叹:“家里的钱没了,泪也流干了,这个家算是全毁在了毒品的手中。”了解情况后,潘红娣带着她的团队先后十几次来到董某家中开展帮教。

  在帮教中,潘红娣发现董某因长期吸毒导致精神恍惚,怀疑她可能存在精神问题。但董父当时直接就拒绝了,坚称女儿除了吸毒,其他都很好。直到有一天回家,发现女儿在家里将东西扔得到处都是,晚饭也不吃,还在哭哭啼啼,他才觉得女儿不对劲,于是主动联系潘红娣。潘红娣当时正在扬州上课,接到电话后连夜赶回无锡。经过详细检查,董某果然被鉴定为精神病三级残疾。

  回到服务社,潘红娣立即联系一家挂钩合作多年的爱心企业,接收董某从事劳动产品加工,为其缴纳社保养老金。还帮忙联系主治医生,安排好后续治疗事项。随着治疗跟进和工作稳定,董某的情况逐渐好转,戒除了毒品,病情得到了控制。看到这一切,董父逢人就说:“潘老师真是好人呐,我女儿有希望了。”

  带着信念--她默默奉献再上征程

  为更好地服务解戒回归人员及其家人,在无锡市司法局的指导下,潘红娣在2016年注册成立该市首家专门负责后续照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无锡市新途后续照管服务社。

  从下岗女工到禁毒戒毒志愿者,十年来,究竟是什么动力一直支撑着她坚持下来的呢?潘红娣告诉记者:“服务对象的转变和保持戒治操守的成效就是我的动力源泉,当你真正用心地投入这项事业,哪怕是服务对象的一句简单肯定,都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她还常常跟身边的小伙伴们说:“做我们这样的工作,应该秉公益之道、怀怜悯之情、存谦卑之心,这样才能与服务对象一路同行。”“做帮教工作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做好‘有心人’,只要你用心有心,就无愧于心。”

  因为长期帮教戒毒人员和后续照管对象,潘红娣先后获评为江苏省首批禁毒志愿者、“十佳”戒毒帮教志愿者、“江苏好人”及无锡首届公益女性“苔花奖”等等。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她说:“奖状奖牌只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认可,给予我在帮教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力量!”特别是在新途后续照管服务社成立后,潘红娣比以前更忙了。“无私地捧出心中的大爱,润泽戒毒人员的心灵,陪伴他们走向成功之路,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和生命的美好,最终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告诉记者,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将社区帮教拓展到学校、企业,向更多的人群讲述毒品的危害和后果,告诫更多的人彻底远离毒品,拥抱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