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000422/2024-00122 | 分 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普法宣传 其他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司法厅 | 发文日期 | 2024-06-07 |
标 题 |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4061号建议的答复 |
||
文 号 | 苏司〔2024〕92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 | 有效 |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执行力度建议”收悉。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非常中肯,对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从司法行政职能的角度对您的第4061号建议答复如下: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事,更是国事。对照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正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转发的“八五”普法规划,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部门职能,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全面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宣传,努力推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
一是突出责任传导,加强统筹。提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普法责任制的意见》,突破“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字面限制,创新提出立法制规过程普法,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拓展责任主体,细化责任范畴,强调协同联动,实施年度监测评价,有效激发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妇女联合会以及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广播电视、法院、检察院、工会、共青团、残联、科协、关工委学习宣传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的内生动力,推动“家庭实施、政府推进、学校指导、社会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建设。
二是突出社会力量,夯实基础。成立315人规模的省级普法讲师团队伍,建立156个普法社会组织,建成21万余名村(社区)“法律明白人”队伍,组织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为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宣传教育提供高水平师资保障。充分发挥文化的思想教化、行为塑造、风尚引领功能,进一步完善集知识普及、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系,在村(社区)全面建设法治宣传栏、法治广场、法治游园、法治长廊等规模适度的基层法治文化阵地,每年5月“全省家庭教育宣传周”集中制作发布微视频、微电影、动漫、书画等法治文艺作品,有力提升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探索“订立规矩、重塑习惯、涵养法治”的法治社会建设江苏模式,制定村(居)民行为约束式“正面清单”和劝导式“负面清单”,多形式开展“美好生活 德法相伴”“文明共建”“邻里守望”等主题宣传和实践养成活动,规范道德评议会等协商机制,探索推行家庭道德“积分制”,以德治、自治的方式推动家长们履行法定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有力提升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宣传教育的精准度。
三是突出协调联动,持续创新。印发《江苏省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青少年“学法护航”行动,推广“法治素养基准+权利义务清单+法律风险提示+典型案例发布”的精准普法模式,协调协同宣传、法院、检察院、教育、团委等部门,坚持知识普及、理念传播、实践体验多管齐下,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法治课程体系,建立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制度,全省7000所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建成322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年度“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送法进校园”“模拟法庭大赛”主题活动,推广“开学法治第一课”“法治入学礼”“法治成人礼”等体验式、互动式系列活动,进一步构建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有效提升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依托江苏城市频道开设了28场《“法”护青春“未”你而来——法治第二课堂》,以情景剧、游戏、辩论等形式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网络直播观看量超过7千万人次。
四是突出职能作用,定向补位。以省领导张连珍同志连续25年中秋帮教为牵引,全省监狱、强制戒毒系统加强与社会团体、法律服务机构、慈善组织、社区的沟通配合,成立“江苏阳光帮扶基金”,建设“黄丝带帮教”基地43个,大力推进“青春护航工程”“护苗行动”,组织动员各级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基层自治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帮教活动1487场次,走访困难家庭4476户、帮扶未成年人5244名,提供帮扶救助金432.67万元,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4万人次、赠送普法学习资料14.7万份,为服刑或者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家庭教育缺失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必要帮助。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关系到未成年人的终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衷心感谢您对家庭教育的关心关注,我们将充分汲取您的建议,继续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增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民族整体素质。
江苏省司法厅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