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指导站围绕“降低后续照管对象复吸率”目标任务,从精细照管、精心帮扶方面入手,采取“加、减、乘、除”方式,着力实施文化浸润、帮扶救助、教育照管、心理帮扶等系列行动,实现照管帮扶一站式服务品牌效应,有力推动构建市级照管站、县区工作站、街道服务站后续照管三站融合新平台,不断丰富后续照管服务“辨识度”。
一是善用“加法”,文化浸润“沁人脾”。依托互联网平台,运用智能化手段云游周恩来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滋润心田,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教育后续照管对象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组织开展禁毒、戒毒主题活动4场次,不断激励后续照管对象戒除毒瘾的信心和决心,引导其深思透悟、汲取力量、守心正行。
二是精用“减法”,帮扶救助“暖人心”。根据“见其面、闻其声”的帮扶工作要求,逐一回访570余名后续照管对象,为2名特困家庭照管对象发放帮扶专项资金2000元。提供菜单式、个性化帮扶服务20余次,协调帮助解决就学、就业、就医、办理低保等现实困难15次,切实减轻后续照管对象工作和生活压力。
三是活用“乘法”,教育照管“深心脑”。把思想教育与法治教育结合融合,依托所地融合发展云平台,邀请方强戒毒所戒治专家开展“巡诊式”“菜单式”“处方式”戒治延伸教育,有力增强戒治成效。对无证驾驶、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列举相关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达到明理守法效果。
四是妙用“除法”,心理帮扶“缓压力”。针对后续照管对象存在的情绪低落、抑郁、自卑等负面心理问题,指导协调县区心理协会,通过微信视频、腾讯会议等非见面接触形式,以倾述内心困惑、宣泄压抑情绪、实施心理干预等方法,有力塑造良好健康心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后续照管对象自我调适能力得到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