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省民政厅、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司法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医疗保障局等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4年)》。报告显示,江苏13个设区市已全部进入中度老年化社会,其中南通、泰州、盐城和扬州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23年末,江苏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08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4.5%,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73万人,占比18.4%,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省司法厅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了司法行政系统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情况。
我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将老年人作为重点服务群体,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法治宣传等多类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6353件,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6万余人次,公证行业服务老年人累计5万人次,涉及赡养、继承、事故伤害等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多个方面,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加强服务供给方面,围绕老年人法律服务需求,对高龄、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群体申请法律援助的,取消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限制,进一步放宽老年人法律援助条件。对80岁以上老人首次办理遗嘱公证、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免收公证费,缩短老年人办理委托、遗嘱等公证事项的时限等。在提升服务便捷性方面,扎实办好法律援助和远程公证两件省政府民生实事,实施“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覆盖提升工程”,推动法律援助服务全面延伸至村(社区)。通过远程办证、蹲点办证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公证服务。畅通老年人“绿色通道”,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和上门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全省共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1443个、联络点18333个,站点覆盖率达到92.7%;建成远程公证服务点793个,覆盖全省65%的镇街道地域范围。在强化普法宣传方面,将开展老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八五”普法的重要内容,在“法润江苏”普法平台开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普法专栏,组织20余万名“法律明白人”开展举办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制作民法典动漫、“法律明白人”普法微视频等100余部,推动形成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