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司法局着力提升法律服务能级,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彰显法治动能。
一是有效统筹整合,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深入贯彻《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中的专业作用,创新打造法律服务融入产业链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平台。印发《关于构建六大“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电线电缆、节能环保、陶瓷耐材、新能源、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六大产业开展集约精准法律服务,为产业强市发展战略提供高质量、高效能法治保障,确保新兴企业高效运转。同时,整合优质法律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吸引链外企业加入联盟,实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良性循环,构建多功能司法服务矩阵。
二是全程护航发展,凝聚企业发展强大合力。依托宜兴市涉外法律服务“一站一中心”,延伸打造德国、西班牙、柬埔寨等海外法律服务站点,为宜兴企业“走出去”和优质项目“引进来”提供合同审核、合规审查、国际经贸法律咨询等服务,有效防范化解涉外法律风险,构建开放型法律服务市场新格局,推动先进技术、数据、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完善制定法治民企建设方案。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堂、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深入企业把脉会诊,提供专业化合规服务,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廉洁经营,防范生产经营法律风险。今年以来,共开展“法治体检”23次,出具法律意见书、中小企业“法治体检报告”32份。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发展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汇编六大产业链涉企免罚轻罚事项,探索构建“事前预防、事中包容、事后提升”的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体系。落实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严格规范六大产业链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管理制度,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适宜的营商环境和制度保障。强化数字赋能行政执法监督,持续深化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联勤联动机制,抓早抓小涉企行政争议苗头,防止简单执法、机械执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