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不断推进法、检、司、警、律交流合作与良性互动,持续深化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打造共守底线、共聚人才、共促和谐、共助发展的优质法治服务“阵线”联盟。
一是构建“亲清”关系共守底线。签署《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律关系协作备忘录》《关于构建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关系 营造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倡议书》,明确合作重点方向。在法院设置专门功能区,提供更快捷、更广泛的人口信息查询服务,为律师庭前准备、开展诉讼提供良好支持。完善双向监督机制,做好法检离任人员律师执业管理,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规范接触交往行为,坚持“亲”而不逾矩、“清”而不远疏,共同打造良好职业生态。
二是深化交流培养共聚人才。推动法官律师“阳光交流平台”建设,持续开展实习律师进法院实习机制,累计组织14批近200人实习律师赴市中级人民法院跟班实习。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不定期举办检律、警律座谈会、法官律师实务研讨会,组织庭审观摩、案例评析与技能竞赛,提升法律职业共同体履职能力;依托市律师协会、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求臻”研译社等平台资源开展同堂培训,举办“国际商事仲裁法律实务培训”,组织全市从事涉外仲裁业务的律师、仲裁员、法检相关办案人员等120余人共同参与。
三是推进多元解纷共促和谐。在全市各级法院成立律师调解工作室13家,遴选200余名律师加入特邀调解员名册。深化中立评估解纷新模式,推动律师参与中立评估工作,将法律评估、联合调解、速裁快审有序结合。在工业园区成立星衡平民商事中立评估和调解中心,推动诉讼外调解、仲裁、行政裁决成为当事人解纷优选项和新常态。在市妇联牵头下成立巾帼法律志愿服务联盟,法、检、警、律同参与,通过普法宣传、值班接访、温情调解预防化解婚姻家事纠纷,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共助发展。发挥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磁吸效应,引驻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知识产权领域专业化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充分发挥企业庭外债务重组指引中心、上市公司证券虚假陈述案件审理联动机制等协作平台作用,探索建立破产法律服务长效对接机制,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加强检律合作,共同推进企检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聚焦企业合规开展“法治体检”。依托法院涉民企诉讼服务资源,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精准赋能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构建“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圈”,发布《苏州企业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经营风险防范合规指引》,发布苏州市涉外法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