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广陵区司法局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充分发挥女性解纷优势,打造“小姐妹调解工作室”,以健全机制为引领、多元解纷为支撑、品牌培育为抓手,持续提升调解工作质效。2022年工作室成立以来,接待来访群众3800余人次,提供法律服务1600余人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35件。
一是条线联动“用巧招”,推动全要素进驻。集中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公证、复议应诉等业务领域32名女性工作人员力量,依托区司法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小姐妹调解工作室”,对来访群众诉求实行“一站式受理”。在常规调解基础上,针对劳资纠纷、邻里矛盾、赡养继承、行政争议等具体诉求类型,由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行政复议等工作人员及时介入,提供专业化解纷路径,推动矛盾“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拓展“小姐妹朋友圈”,广泛吸纳女性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加入调解队伍,在全区10个镇街(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小姐妹”调解工作联系点,推动辖区纠纷“主动调、及时调、就地调”,最大限度预防和化解矛盾。
二是多元融合“出实招”,推行全链条解纷。“普法+调解”防范未然。结合妇女节、“315”、“民法典宣传月”、重阳节等时间节点,开展针对性普法,推介“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苏解纷”小程序、“广小援”法律服务终端、法律援助等组合解纷渠道。今年以来,“小姐妹”工作室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妇女权益保障、遗产继承、消费维权、相邻权纠纷处置等主题宣讲12场,覆盖群众1300余人次,现场防范化解纠纷16起。“圆桌+调解”消解戾气。对首次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发挥女性复议工作人员细致专业优势,帮助释法明理,消解来访者戾气;对进入复议程序案件,组织双方围坐圆桌,充分听取双方陈述申辩,找准调解突破口,力促案件化解,今年以来,全区通过调解撤回行政复议申请21件,调解成功率37.5%。“情理法+调解”弘扬家风。在婚姻家庭、老人赡养、遗产继承等解纷过程中,从情理法角度钝化矛盾,采取将心比心、柔性调解等方式引导当事人握手言和,共促家庭和谐。“新业态+调解”护航发展。在市先锋骑手红色加油站等新业态从业人员聚集地设置“小姐妹”调解联系点,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联合律师为新业态用人单位开设劳动用工专题讲座,提供免费“法治体检”,助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
三是品牌培育“亮真招”,助力规范化运行。先后制定出台《小姐妹调解工作室运行规范》《小姐妹调解工作细则》,规范工作室运行管理。组织开展“小姐妹调解”实训,邀请专家、优秀调解员代表开展调解理论和实务培训,定期开展系统内业务交叉培训,提升综合解纷能力。构建服务闭环,在司法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配备评价器,群众可对“小姐妹”调解员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每季度结合调解成效、群众满意度评分,评选优秀“服务之星”。注重“小姐妹”调解典型案例做法、经验推广,“小姐妹”工作室成员张婷被评为全区政法系统忠诚卫士,相关事迹在全区镇街、村(社区)进行广泛宣讲,“小姐妹”品牌知晓度持续提升。今年4月,“小姐妹调解工作室”获评“扬州市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8月,扬州电视台《说法》栏目专题报道了工作室运行情况和成效,受到群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