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坚持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引领,积极探索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路径、完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维权援助、信息服务等方面能力明显提高。
一是坚持高起点布局,夯实知识产权保护“硬基础”。优化服务网络,打造以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邳州国家级快速维权中心为核心,5个国家级、10个省级、31个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等为支撑的立体化知识产权保护格局。依托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徐州分中心,在重点领域的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建立联系点和工作站,一站式提供当地政务信息和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强化制度保障,出台《徐州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加速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企业联系点制度,徐工集团、徐轮橡胶2家企业被纳入海关总署“龙腾行动”重点企业目录,知识产权海关备案企业发展到17家。健全运行机制,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海外维权专区直通国家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智南针网”,实现海外知识产权信息高效流转。整合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服务机构力量,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高品质服务,织密知识产权保护“防护网”。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实时监测海外专利纠纷、跨境电商纠纷、涉外商标抢注等重点领域纠纷信息,推动形成“事前”布局预警、“事中”精准指导、“事后”总结提升的全流程海外维权工作体系。帮助徐州工程机械、徐州科诺医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等4家涉外企业成功应对纠纷困局。广泛开展风险防控培训,围绕海外信息获取成本高、服务资源对接难、参考案例少等痛点,针对性举办“稳外贸 促发展”政策宣讲会、知识产权专题培训会,印发《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南》《海外参展直通车》《美国专利》《德国专利》等海外维权指南。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资深专家围绕海外专利风险预警分析、重点国家海外专利申请程序、海外商标风险防范及典型案例等主题进行授课。全力协调优质资源,成立由海关、律师事务所等各领域人才组成的海外维权专家顾问队伍,建立由企业库、专家库、法规库、案例库等组成的综合服务库,帮助企业快速精准获得知识产权海外布局、维权和纠纷应对等优质知识产权服务。
三是坚持高效能治理,擦亮知识产权保护“新名片”。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持续深化。坚持上下联动,支持引导各县区先行先试,泉山区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为淮海经济区首家;强化部门协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公检法司等12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与市商务局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从“单赛道”升级为“多赛道”。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效率持续提高。徐州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充分发挥仲裁、调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为知识产权权利人维权搭建“高速通道”。知识产权纠纷平均办理周期较法定时限压缩 50%以上,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需求。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深化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实现精准服务、靠前服务,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徐州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作为全国知识产权领域唯一案例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