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三四五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走深走实
时间:2025-02-28  浏览次数:

今年,盐城市聚焦冲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第一方阵目标,坚持营商环境建设统一性和特色性、继承性和拓展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相结合,以更高标准对标世行评价标准和国内先进实践,更高层次推进营商环境集成改革,更大限度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更强力度保障市场公平运行,推动建设“经营主体向往、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推进“三个转化”,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以数字化改革驱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开发更多具有前瞻性、主动性的营商环境应用场景,推进线上线下服务标准化、高频事项办理便利化、惠企便民政策直达化,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企业群众办理体验。强化“盐企通”惠企综合平台和综合窗口功能,为企业提供政策发布、匹配与申报、兑现等一站式、全流程政策服务。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进“打包办”“简化办”“指尖办”、打造“家门口、全天候”政务服务。进一步推进涉企经营“一类事”标准化,持续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范围。

二是推进“四个保障”,打造优质普惠的要素环境。持续为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市场主体增活力,保障产业用地动态供应、保障企业融资降本增效、保障企业用工灵活无忧、保障要素流动精准有序,帮助企业盘活资源、做大做强。推进产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和多种供应方式并举,积极争取“两重”“两新”、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政策,用好市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进企业股改上市挂牌,探索数据流通交易制度体系、高企股权转让交易、知识产权证券化、订单融资等新模式,深入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持续放大名校优生“汇盐行动”集聚效应,全力争取“绿电”指标等,促进要素资源有序流动、高效配置。

三是构建“五个体系”,打造包容有序的开放环境。结合盐城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节点城市、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的优势,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构建外商投资国际化市场体系、跨境贸易中性监管体系、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体系、企业走出去支撑体系和国际人才柔性服务体系,推进形成内外联动、协调发展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发布盐城市贸易促进计划,更好发挥中韩(盐城)产业园、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中国(盐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平台作用,更高质量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施海关监管前期登记制、事中过程信任监管、事后大数据风险研判的全新监管流程,优化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单证审核,指导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推进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并联办理,探索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等,推动在规则、监管、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型开放取得更大成效。

四是强化“六个机制”,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从营商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一体推进法治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规范机制、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商业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企业破产重整机制和新型信用监管机制,更好展现盐城善治效能。起草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盐之有证”移动电商智慧监管系统,实施产业政策公平竞争审查负面清单、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和结果公示、企业重整期间信用修复等制度,清理设置非必要条件排斥潜在竞争者行为,建立常态化跨部门联合抽查“综合查一次”长效机制等措施,探索“无感监管”新模式,深化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提升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公共法律服务水平,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苏ICP备05009012号 版权所有:江苏省司法厅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3200000041 公安机关备案号: 32010602010384 联系电话: 025-835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