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伤残程度鉴定相关问题的意见》解读
时间:2018-02-01  浏览次数: 1161

现就《关于人体伤残程度鉴定相关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解读如下:

一、《意见》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司法鉴定是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意见作为法定的证据形式对于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案件处理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司法鉴定行业的标准建设,对于维护司法鉴定的社会公信力,保障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伤残程度鉴定涉及多个标准及规范,实践中由于理解和适用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问题并不少见,为了保证全省司法鉴定人准确理解和适用人体伤残程度鉴定标准,规范业务操作,维护司法鉴定公信力,省司法厅、省司法鉴定协会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形成《意见》,供全省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参照执行。经调研、起草、论证审议后,以江苏省司法厅名义印发《关于人体伤残程度鉴定相关问题的意见》(苏司通〔20184),于2018129日施行。

二、《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共分三大部分,一是关于鉴定时机的把握,鉴定一般应当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其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或者功能障碍已难以继续恢复。标准中有规定的,依据标准执行,没有规定的,列明了“可在损伤后3个月内进行鉴定”六种情形方便掌握:二是关于疑难问题的处理,列明了颅脑损伤后智能及精神障碍评价等十五种情形,以及比照条款的适用;三是关于鉴定技术及方法的应用。

                        

解读人:江苏省司法厅司法鉴定管理处

                                              

                                                 2018年2月1日

苏ICP备05009012号 版权所有:江苏省司法厅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3200000041 公安机关备案号: 32010602010384 联系电话: 025-835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