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三聚焦”织密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网(图)
时间:2024-09-19  浏览次数: 317


如皋市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聚焦宣传教育责任、需求、载体,将法治宣传与服务群众、帮助群众依法解决问题结合,更好地满足群众对法治宣传教育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一是聚焦责任,形成普法合力。严格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印发《如皋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实施办法》,夯实37个单位普法责任。制定年度法治宣传教育清单,要求各普法责任单位立足自身职能,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主动下沉村(社区)开展普法活动,为群众提供综合性“普法+服务”,形成普法合力。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联合普法专项行动,定期为群众开展专题普法培训,常态化组织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法治套餐。将律师纳入公益普法队伍,定期下沉村(社区)“坐班义诊”,对群众法律咨询电话“即接即答”。探索建立“外卖点单式”普法,为有法律服务需求的群众设立微信“下单”通道,接单后律师上门免费提供咨询,全面推行贴心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专题讲座453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65次,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

二是聚焦需求,提高普法精度。关注老年人权益保护,围绕子女赡养、财产继承等与老年人紧密相关的普法重点内容,开展关爱老年人“银发普法”活动,提供点对点免费咨询,对符合条件的主动提供法律援助。针对老年人辨识能力弱、易遭受诈骗的特点,创作普法小品、普法情景剧等喜闻乐见的作品,吸引老年人参与。今年已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5次。用好校园“第一课堂”,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定制特色普法课程,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拓展校外“第二课堂”,定期组织学生在社区开展法治小剧场、普法手偶剧、模拟法庭等活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共同学法。开展“靶向”普法,以不同群体需求为导向,通过法律义诊、专题讲座等形式,面向消费者、残疾人、妇女、劳动者、军人军属等服务对象开展清单式普法。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05次,普法受众面持续扩大。

三是聚焦载体,丰富普法内容。聚焦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消费陷阱等社会热点问题,常态化组织实施志愿反诈进村(社区)、防范非法集资“公益大讲堂”等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小品演绎、有奖问答等形式,普及社会热点问题背后的法律知识和应对办法等。将基层社会治理与普法工作有机融合,在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加大普法力度,针对消防安全、垃圾分类、加装电梯、拆除违建等基层治理难题开展精准普,让群众理解配合基层治理工作,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紧盯主流媒体宣传矩阵,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智慧普法,打造普法新格局。用好“互联网+”“两微一端”等现代信息传播媒介,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在“视、播、报、端、微、屏”等多媒体、多版面“开花”,多领域“结果”,已累计开展普法直播30余场,涵盖未成年人保护、公司合规经营等11个主题,进一步提升普法效果。

 

苏ICP备05009012号 版权所有:江苏省司法厅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3200000041 公安机关备案号: 32010602010384 联系电话: 025-835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