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建立调解专家进社区、进企业“234”机制
时间:2025-04-01  浏览次数: 2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日前,宿迁市司法局启动调解专家进社区、进企业“双进”专项活动,通过构建“双线融合、三维协同、四化驱动”234工作机制,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治理能力提升。

一是“双线融合”织密基层治理网络。坚持“社区治理精细化、企业服务精准化”原则,构建城乡社区与规上民营企业双轨并行的调解服务体系。在社区层面,组建涉农纠纷、物业矛盾、邻里关系等调解专家团队,建立“结对帮扶+巡回指导”服务机制,针对传统涉农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分类施策,深入帮扶社区指导基层调解员开展纠纷排查,协助化解典型矛盾纠纷。在企业领域,打造“法律服务+纠纷调处”复合型服务模式,整合人民调解、商事调解、律师调解等专业力量,建立涉企纠纷“1日响应、7日调处”快速处置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降低企业和职工维权成本,缩短涉企纠纷化解周期。

二是“三维协同”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建立“党委领导、司法主导、商会协同”联动机制,获取社会治理最大公约数。市司法局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工商联印发《宿迁市调解专家进社区、进企业“双进”活动实施方案》,分工负责,密切协同。全市党委社会工作部门指导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组织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活动,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宣传,协调引导社区协助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司法行政部门组建调解专家团,组织调解专家对社区和企业调解组织开展业务指导,对重大疑难纠纷和新型社区矛盾纠纷进行研究分析,推行“师徒结对”培养计划,帮助社区和企业调解组织提高调解工作水平。工商联梳理企业名录,广泛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和法律问题,协调企业积极参与活动,实现规上民营企业全覆盖。

三是“四化驱动”提升法治服务质效。聚焦精准化、标准化、实体化、数智化建设,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宿迁样板”。突出精准化施策,通过网格化摸排,结合“苏解纷”平台近年来纠纷数据分析,锁定矛盾突出社区和纠纷频发企业,形成帮扶清单。推进标准化建设,突出全流程规范管理,制定纠纷受理、调解程序、文书制作等操作指引,及时跟踪回访纠纷化解情况,实现全链条工作闭环。推行实体化运作,设立涉企矛盾纠纷调解“绿色通道”,推动总商会调解组织100%进驻市县两级综治中心,实现涉企纠纷“一站式”化解。强化数智化支撑,宣传推广“苏解纷”线上平台应用,积极探索“AI调解助手”智能应用实现纠纷数据实时分析、调解资源及时匹配,提升调解成功率。

苏ICP备05009012号 版权所有:江苏省司法厅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3200000041 公安机关备案号: 32010602010384 联系电话: 025-83591000